第5章

武穴市长江南岸。

青龙山侧下,常乐寺内。

一座古朴陈旧的寺庙建筑群,坐落在树荫掩映的深处,往日也并不多的游人散客此时不见踪影,佛堂内更是不见僧众,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处守卫严密的临时军事单位。

这里曾经生活着四五位拥有度牒的僧众,由于本地的常乐寺并非著名景点,所以过着基本上与世隔绝的清静生活。

然而就在几天前,一伙军人打扮的队伍抵达了这里,他们还算客气的将僧众请离了这里,随后快速将这座默默无闻的寺庙变成了江淮集团先锋部队的前线指挥部。

士兵们将寺庙的几间屋子改造成了堡垒,在临街道上、窗户口搭建掩体,同时在庙宇周围还放置了防空火力点,甚至修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

构筑阵地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对于当地习惯了安逸生活,从未经历过战火的僧众或附近居民来说,这属于平时根本见不到的东西,最初他们还以为是军队内部搞演习,直到几天前山下江边传来阵阵的枪炮声,还有数艘水面船只以及直升机的轰鸣,他们才发觉不对劲。

而带来这一切巨大改变之人,正是江淮集团担任这次突进任务的合成营营长(副团级)杨谅中校。

作为江淮集团精锐的前锋营长,他对于轻步兵战术与现代多兵种混合火力搭配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类拔萃的程度。

毕竟,能从江淮集团脱颖而出,单独领兵第一个攻入目标区域的人,绝非是等闲之辈。

不只是构筑阵地。

包括从内到外的防御部署,前出预警侦察部队以及阵地巡逻队的巡逻路线,都是由这位中校营长亲自规划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安天河的水面舰队在江城北部的粤汉码头补给完油料物资,沿着长江快速东下,刚出现在黄石港区的时候,指挥部就收到了最新的前方情报。

“……当前可以确定的是,目标舰艇为三艘 056A型护卫舰,以及十二艘 022型隐形导弹艇,外观很新,不像是紧急启封的老旧装备……”杨谅中校看着翻译过来的加密电文,眉头拧在了一起。

实施此次突进任务前,他们对荆楚省的军力情报都经过细致的摸底和总结,这些舰艇根本不在他们的统计名单上,就像是凭空出现的大型装备。

“056A型护卫舰,虽然是早已被海军淘汰的老旧舰艇,但其配备的 8联装红旗-10近防导弹;双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76毫米隐身舰炮;30毫米舰炮等武器……”站在电报员旁边的机要参谋,认真观看了资料库中搜到的国内退役舰船武器各项数据后,沉思良久之,神色凝重的道,“来者不善哪,这些人恐怕不好对付!”尤其是鹰击-83反舰导弹和三联装反潜鱼雷,这将对他们之前准备的巡逻艇造成近乎碾压式的巨大威胁!

这不光远远超出他的预料,恐怕连江淮大本营那边都完全没想到。

最让他搞不清楚的是,荆楚省这帮家伙到底是从哪儿弄到那么多的旧型舰艇的?

杨谅此时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但眉宇间俨然已是阴云密布。

发起攻击的这几天,由于一切推进的太过顺利,连他自己都有些暗自得意飘飘然。

没想到,逼迫对手亮出的第一张反击牌在转瞬之间,就将他目前的优势几乎全部抵消,甚至还有反推到江淮地界的风险。

此时,杨谅才重新端正了态度,再次审视荆楚省这个对手,并告诫自己每个地方的底蕴都万万不能小觑,何况原本就是国内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的大省。

不过倒也不必太妄自菲薄,至少这一次确实是把江城那边可调动的潜藏军事实力给试探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正中下怀,达到了试探攻击的主要目的。

唯一值得担忧的是——这是否对方全部的战争潜力,或者说,他们还有多少底牌没有亮出来,未来还会增加多少变数……杨谅看向站在一旁的参谋,用慢条斯理的语气说道。

“既然他们能一下动用这么多旧型号的舰船,而且还不是退役封存的那批舷号,那就说明——”机要参谋吴勋齐心思灵活,立刻接道:“说明江城造船厂那边一直就有战略储备用的舰艇,而且数量还不少!”

“可是——”吴勋齐忽然话锋一转,“这不符合国防部近年来的作风啊!又不是刚建国那会儿,为了三线建设,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这些舰艇的规模可不是那些轻武器可比的,且型号也过于陈旧了。”杨谅轻轻摇了摇头,道:“有些事不是你我能知道的,包括江淮大本营那边。

江城造船厂早期只能为海军建造、维修、改进和销毁柴油潜艇、登陆舰、扫雷舰和辅助船只,近年来也建造过轻型护卫舰。

不说031型、033型R级常规潜艇,035型“明”级潜艇, 039型、039G/G1型“宋”级潜艇,041型“元”级潜艇,072型、072-Ⅲ型大型登陆舰,连 6610型、6605型、081型扫雷舰他们都有生产,而 056型轻型护卫舰他们居然能一下拿出三艘来,说明当初的生产线并没有替换或拆除!”参谋吴勋齐顿时皱起了眉头:“那岂非……现在依然还能继续生产?!”杨谅中校道:“那倒未必,造船可不是造枪,其工程繁复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再说自灾变之后,通往江城的交通受阻,原料供应不畅,现在才开启生产线造船,根本来不及。

除非,他们还有战略储备没动,否则,应该没有多少余力了!”机要参谋吴勋齐沉默了一会儿。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到了那些被派往全国各地生死难料的情报人员,完全就是炮灰般的棋子,有的早就杳无音讯,多半成了尸潮的食物,只有少量仅存的在默默工作,不断向大本营传递消息。

或许连他们也是被拿来试探对手底牌的棋子。

谁知道呢?那些高层大人物从来不会把事情全都告诉他们,顶多只会命令他们,现在该做什么事儿。

包括现在的前锋部队。

“立即向大本营汇报这些消息,并请求增援,尤其是火炮及水面舰船,另外,告诉坦克连可以尽早出发,不要枯守坐等。”杨谅向电报员发出一连串指令后,又让参谋吴勋齐接通侦察营的电话命令道,“从现在起,雷达车给我 24小时开着,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向我报告,记住,尤其是天空和江面!”看着中校挂断电话,吴勋齐有些不解,“营长,这么早就请求大本营增援,是不是……”杨谅淡淡一笑道:“我知道,但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实力远强于他们,即便提前露了些底牌,也是我们的赢面更大。

现在唯一的悬念只剩一个,他们能在这次的进攻下撑住多久。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再让援兵进入战场,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你觉得呢?勋齐。”机要参谋吴勋齐思索了一会儿,摇摇头。

“我不太确定,但总觉得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弱。”杨谅不以为然道:“勋齐呀,你是被他们那几艘旧型舰船唬住了!”机要参谋吴勋齐解释道:“不是几艘舰船的问题,而是江城那边似乎已经整合了原先的工业能力,并且反应还算迅速。

而我们掌握的情报比较有限,对他们真实的后勤状况并非全盘摸透。

这次战斗如果拖得太久,对我们北进的计划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相对的,如果能拿下江城这座九省通衢之地,我们能从中获取的利益也将是巨大的。

一座拥有众多工业系统设施的战略据点,可比那些产量轻工业区重要太多了。”吴勋齐补充说道。

他们决定发动此次战役之前的众多备用计划中,就有先打国内产粮大省湘南的方案。

如果能打下湘南省的岳阳,他们就可以从九江、岳阳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让江城首尾难顾。

杨谅摸了摸下巴刚露头的胡渣。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尽快结束这次战役?”机要参谋吴勋齐说道:“我还是那个想法,与湘南达成同盟协议,让常德市北郊的驻军一起行动是最佳的选择。”

“那不可能的,”杨谅摆了下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太懂那边的家伙了,必然不会跟我们合作的。”吴勋齐苦笑着摇了摇头,反正他只负责提供建议,是否采纳那是军事主官的事。

注意到了参谋脸上的表情,杨谅笑着安慰了他一句。

“别担心,眼前这根骨头或许比预想中难啃了点,但也仅仅只是一点而已。

我们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手,都占据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如今他们内部可是在闹矛盾。”

“只要我们牵制住他们的正面力量,再让援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他们的侧翼突袭,相互配合将他们的主力一举歼灭!”

“你不觉得这个计划很完美吗?”而且还可以悄悄分出一小部分人手,抢在湘南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攻占南下的据点。

等那个狡猾贪婪的家伙,看到赤壁市的上方飘着己方的旗帜,一定会把他们的肺给气炸。

一想到这里,杨谅的脸上便不禁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看着这位已然乐观过头的指挥官,机要参谋吴勋齐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您说的对。”

“这也许是个很不错的计划。”如果一切真的能像计划中那么顺利就好了。

增援真的能在战况最焦灼的时候,如天降神兵一般杀到那些人的侧翼吗?这可不是在地图上写写画画那么简单的事情。

就在这时,桌子上的通讯联络电话响了起来,那刺耳的响铃似乎急切地想说些什么。

杨谅不慌不忙拿起听筒,“是我,说吧!”

“报告营长,预警雷达显示,从西北方向有大批机群正在朝我方飞来!”高空云层中,轰-6M中型喷气式轰炸机群的轰鸣声宛若连绵闷响的雷鸣,弹仓缓缓打开后,一连串的炸弹如同下蛋似的从空中抛下,朝着预定目标飞速坠落。

那刺耳的尖啸穿破了阵地上腾起的团团黄黑色硝烟,一顿地动山摇之后,凌厉的冲击波将爆炸点周遭的一切摧枯拉朽般瞬间湮灭,无论是之前坚固的混凝土工事,还是沙袋堆叠的防御胸墙都在刹那间化为焦土。

若是凑巧击中了弹药储备点,殉爆产生的连环爆炸和冲击波还会紧跟着掀起另一阵收割生命的死亡风暴。

本来,低阻炸弹落下来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响声的(划过空气确实有声音,但是没这么夸张) ……但是,以前的炸弹出于威慑敌人的考虑,往往在弹尾部安装一个空气哨,炸弹坠落的时候,空气流过空气哨就会发出刺耳的尖啸声,对敌军的威慑相当大。

此类空气哨也见于早期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俯冲投弹的时候发出特殊的尖啸,战争早期的盟军相当害怕……不过在现代,此类尖啸的效果已经不明显了,反而容易暴露预定攻击区域,所以就取消了。

但这次不知对方是否而有意为之,落下来的航空炸弹有不少都带着空气哨,那仿佛是一种附带挑衅的死亡威胁。

附近来不及跑掉的士兵们在“轰……轰……轰……”一片震响后,眨眼间就被炸成了碎片,混合着泥土的黑色粘液与烤焦的碎肉块四处飞溅。

掺杂焦糊味儿的腥臭气很快弥散在整条战线上。

杨谅当初指挥士兵们挖战壕时,不是没有要求加固防炮防炸的猫耳洞,只不过这东西,在二战时期还是有用的,但面对现代的重磅航空炸弹,作用已经是越来越小了。

险死还生的士兵们矮身躲闪,不断在堑壕中转移,嘴里还骂骂咧咧道。

“草!不是说对面缺少重武器的吗?这踏马轰炸机都来了!还有江面上舰船的舰炮,这不是坑人嘛!!”

“你别啰嗦了,赶紧撤出轰炸区域,不然马上又来了!”几个仓皇逃窜的身影话音刚落,凄厉的尖啸声已是再次响起,还未散尽的硝烟中,数十道虚影又一次连续砸了下来,砸向几分钟前活力配置凶悍的阵地。

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响起,阵地上灰白色、黑黄色的烟团近乎不间断地闪烁,大量黑色的粘液与碎肉块又一次从头上浇淋下来,打得幸存的士兵们头盔扑扑作响,一时谁也不敢乱动。

舰炮的伤害随便比不上航空炸弹,且溅射范围不大,似乎也没什么准头,但形成一定数量之后,仍然给士兵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断有士兵被当场炸死,另有多人不同程度的受伤。

处于一线的基层指挥官当机立断,下令道。

“一排、二排注意隐蔽!迅速有序撤至第二道防线!”

“火力排,背着攻坚、云爆弹药跟我走!”一位连长模样的人,似乎不甘就这么束手挨炸,他还想搞点反击攻势,领着一群背着 PF-89A式单兵多用途火箭筒,以及 WPF89-1单兵云爆型火箭筒的士兵,往长江边上摸去。

天上飞翔的轰-6M型轰炸机群渐渐远去,它们顾忌着战线周边可能留存的平民百姓,没有发动一场彻底的地毯式轰炸,只是执行了一次警告和威胁意味居多的定点轰炸任务后,迅速返航。

他们主要摧毁了敌方的防空雷达阵地,坚固工事群,搅乱了他们的第一道防线,为友军的地面部队的反攻争取了机会。

仍在持续攻击的,就是江面上那十几艘舰艇,稍补充弹药紧接着就是第 4轮第 5轮的齐射,爆炸声不断从硝烟中传来的,甚至时不时的伴随着几声殉爆的炸裂声响。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