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下黄泉

当元始玉清正在家中奶孩子,道德太清正在徒手拆“高达”的时候,第三位道母娘娘——灵宝上清也没有闲着。

她只身来到了位于泰山之下的九幽黄泉。

正所谓,天玄地黄,天有九霄,地有九重,九幽便是指世界的最低处,和仙界是相对应的,泉为地之血,地下世界就被人叫作黄泉,这里乃是纯阴无阳之地,也被称为阴间、幽冥界。

道母娘娘进入山体中的一座巨大的石门之后,缓步行走在阴路之上。以前飞在天上的时间太久,所以现在更喜欢脚踏实地。

此地阴寒之气颇为浓密,不时传来滴水的声音,如同踏入了一座大墓,墓道凹凸不平,地势崎岖,根本就不是活人能走的路,实乃阴司鬼差之狭路,但娘娘始终却如履平地。

不知道行走了多久,仿佛行走了万里之远,终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了,放眼望去,地不生草,满目荒芜,阴风阵阵,黑雾漫漫,空气似乎是凝滞而腐朽的。

这里就是下界。

娘娘黛眉微蹙,手托光明,独自一人穿梭在沉寂的暗夜中,终于看到一条黑水河。

虽名为河流,但却静如止水,如同墨汁一般的河水根本不流动,河水里到处都是浮起的人骨骷髅和猛兽骸骨,像是在蠕动般。

这就是忘川冥河,又被称为“奈河”,鬼魂一旦不慎掉入里面,就会永世不得超生。

她知道,忘川河的源头就是幽都山,那里是所有灵魂的最终归宿之地,也是后土的道场,山上生长着一颗巨大的桃树,桃树的东北面有一座城池,那就是幽都。

幽都便是幽冥界中心,也是地府的所在之处。

地府自古以来就是属于道教的势力,幽都这所鬼城最初也是道教设立的,可惜现在已经成为了佛门的十八层地狱。

所谓的“十八层”地狱,并不是指地狱层层从第一层直到第十八层,地狱是不分层次的,而是按时间、受苦程度、区域大小来形容的,就好比做菜的十八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叫拔舌,第二道工序叫剪开,再戳几个洞,然后上蒸笼……

论起幽都、地府和地狱的关系,确切来说,幽都的范围要大于地府,而地府又要大于地狱。

打个比方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幽都就好比是长安,而地府就是朝廷百官办公的官署,至于地狱不过就像是长安城中的大理狱、御史狱、北司狱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监狱,是专门用来折磨犯人的,里面无非就是种种酷刑,相较于人间牢狱不遑多让甚至更胜一筹。

所以,在佛门入主地府之后,不止把地府逼格降低了一层。

治民以刑罚,齐之以刑,绳之以法,说到底还是借鉴了法家严刑峻法那一套。

不仅如此,佛门还改变了地府的原本性质,原本地府就是主管亡魂的报到、收纳、安置,然后排队投胎,属于天地自然大循环的一个体系。

神仙人妖魔鬼这六道,凡人死后变成生魂,是要魂归地府的;

妖怪死了以后也是要来地府报道的;此两者,如果变成了鬼,那地府就要马上派鬼差去捉拿归案。

天人,也就是天庭里那群有编制的神仙,死后不脱离轮回,只能重修;而真正逍遥的仙人,无论是人仙,还是妖仙,寿元万载,是可以超脱轮回的;

至于魔,居于天外,或藏于人的心念中,地府压根就管不到。

说起来,原本轮回只有五道,后来又加上了一道,因为神道被证明了也可以修炼成功的,即后天香火成神道。

……

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唯有道母娘娘手中的一点光明永存,于是这仅存的一点光明就是像是唯一的烛火,吸引了无数的飞蛾。

娘娘的面容淡漠到极致,身穿金色法袍,洁白的丝履无声地踏在忘川河畔,一步一步的沿河而行,周身圣洁如雪,跟漆黑的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一只只惨白的手骨从河中伸出来,企图留下她,却被娘娘周身的清静琉璃立场碾得粉碎。

她足下轻盈,不染纤尘,似乎对刚才毫无察觉,或者说毫不关心。

无非就是一些冢中枯骨,走过去就是了。

这就像是佛门费了很大的力气与道门争锋,为了避免未来“法灭尽”的命运,以期在无量道主再次出现之前,抵挡住他的袭击,但实际上这么做毫无用处。

说来可笑,虽然道主毁佛灭佛,是为佛敌,但因为实力相差太大的缘故,佛门甚至不敢怨恨道主,而是把他当成一种人形天灾,称其为“逆佛大菩萨”。

什么是逆佛菩萨呢?

佛说,凡是诽谤佛法、打击佛法、压迫佛法、欺负侮辱迫害佛的敌人,皆为“逆佛菩萨”。

要知道,菩萨以地分阶位,分为一到十地,第十地为修行功满,就说快要成佛了。

而逆佛菩萨乃是有大功德在身,阶位比九地菩萨都不低,仅次于佛门的四位十地菩萨,这其中多少有点“感谢你一拳能打死我妈”的意思。

想必道母娘娘,在他们看来,也属于是一位“逆佛大菩萨”。

娘娘走着走着,便看到了一座漆黑的山峰,高耸入云,那便是幽都山,此山有灵,可以随时遁入冥界。

娘娘径直走了过去,来到了山脚下,将要登山的时候,忘川忽然开始翻涌,从里面钻出来了一条大蛇,赤首白身,腹腔中发出牛哞般的声音,这是朋蛇,仅仅看上一眼,便让人毛骨悚然。

朋蛇张开大嘴,露出两排可怕的尖牙,但却并未发起攻击,从大蛇山洞般嘴里走出来一个女子。

那女子身着朴素布衣,泛黄的衣裙带着微微的褶皱,花白的发丝好似老妪,透漏出一种与面容不符合的早衰之象。

“你来这里干什么。”

她的声音冷淡至极,甚至隐隐带着一丝不耐烦。

这位女子便是孟婆神,地府中不可或缺的一位阴神,所有即将转生的灵魂在过奈何桥之前,都需要喝上一碗她熬制的孟婆汤,忘却一切前尘,才能投胎,但是她的身份远远不止于此,

道母娘娘似乎毫不介意她的言语之间的冒犯,声音清幽而飘渺,“你又打算做什么呢?”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