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昆仑觞

话说董双成帮安易和桃花仙子寻到了个一处洁净居室,让两人得以极尽欢好之事,自己却转头出了明显是女子的闺房,向着一位温柔端庄,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子行礼。

“多谢瑶姬公主。”

原来此地已经到了瑶台,乃是西王母之女“瑶姬”的住处。

只见她眉如远山,眸似秋水,用朦胧的薄纱轻覆在素颜上,周身像是环绕着一层迷蒙的烟雨,氤氲缥缈,高深莫测。

雪白的发丝用一支玉簪绾起,披在脑后,点缀着珠翠,不像是金母元君那般珠光宝气,反而是另一种精致和优雅。

瑶姬并非是西王母的亲生女儿,乃是上古之时炎帝的女儿,精卫的姐妹,同样是遇水而死,终生未嫁。

死后尸体被埋葬在巫山脚下,化为瑶草,魂魄成了巫山的神灵,行云布雨,守护着当地的百姓,因此被称之为“巫山神女”。

后来,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到祭祀,香火络绎不绝。

在殷商时,曾在江水中救起过一个落水孩童,父母感念神女的恩德,让孩子拜她为义母,这个孩子就是著名的道门真君杨戬,千百年前已经死在了昆仑仙境最上层的天庭之上。

再后来,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瑶姬因为受到楚怀王的求爱和骚扰而选择登天,拜见王母娘娘,并从她口中得知,自己同样是“西华少阴之气”所化的仙胎,虽在母亲腹中孕育成型,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和王母娘娘才是同出一源,因此她被王母娘娘收为义女,号曰“云华娘娘”。

董双成之所以选择了瑶姬公主的住所以供给安易淫乐,便是因为她的名声不太好,估计也不会在意自己的名声变得更差。

事情还要从那一句著名的“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至于“巫山云雨”、“阳台之好”都成为了代指男女缠绵情爱之事的典故,殊不知,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一厢情愿罢了。

楚怀王疯狂求爱的舔狗行为,其实比商纣王题诗于女娲宫还要没品,女神们的名声和威严就这样被败坏了。

为帝王者,多是如此,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尚且不够,依旧喜新厌旧,想要独占有更美好的女子。

乃至于周穆王、汉武帝,都因为接受过西王母娘娘的宴请,便意淫她心悦于自己,往小处说,东方朔因为从董双成手中接过蟠桃,便以为自己英俊倜傥,魅力过人,连天上的仙子都迷住了,令其心生爱慕,这其实是很没道理的事情,却也是男人的本性。

……

阴阳交合的声音从内室传来。

于是在瑶姬眼里,安易为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他坏也得不够彻底,做事还喜欢将不道德的行径披上一层冠冕堂皇的外衣,表面上坦坦荡荡,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实际上则是恬不知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简称假道学、伪君子。

她的心中少见的生起了一股薄怒,连此前对好色昏庸的楚怀王都没有产生过的情绪于不经意间陡然而生,不过,她到底是历经了茫茫尘世,读过了人间的苍茫岁月的神女,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不对劲的地方,不自觉地眯起眼,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恰巧这时,安易也完事了,躺在白玉床上抚慰了桃花仙子一阵,一天被肏弄三回,腿心都红肿起来,白浊黏腻更是狼藉一片,天人虽是无垢之体,却也不好清理,只得在双腿之间垫上衬布,等着它自己流干净。

少顷,安易便与桃花仙子重新穿戴好,携手出来拜会瑶姬公主,神情淡定自若,从容地说道:“多谢神女收留。“

瑶姬公主心念一动,忽有所感,俄而开口,嗓音轻灵道:“本宫觉得你猜得不错。”说着,她抬起玉手一指桃花仙子,“痴!”又一指董双成,“嗔!”接着,指了指自己。

“本宫亦动了嗔念。”

“我就说仙宫怎么有些浑浑浊浊的气味,三毒流迸,七情泛滥,只怕众仙如今皆是深受其害。”说话间,她的目光紧盯着他,“但你不一样,顺应私欲,满足欲魔,这分明是魔道之法……”

按常理来说,魔修通过激发自己的阴暗面,将内在欲望追求合理化,从而迸发出近乎无限的潜能的能动性,使自己的修为不断成长,这个过程也叫“种魔”,渐渐地魔种壮大就会吞噬自身的灵性,从而使魔修转化为没有思想的尸魔,类似僵尸,只是被本能欲望所驱使操纵。

这一点在他身上没有得到印证,瑶姬心中不解,眉头微蹙,追问道:“……如果不能断除淫欲之心,必然堕入魔道,你却能够不被影响,也不会沉沦,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安易同意觉得这可能是解决问题关键,于是认真思索一番,缓缓说道:“堕入魔道看上去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但其实这只是质变的表现形式而已,在那之前,一定还有长时间量变的累积,心情持续低落,意志低沉,才会导致魔堕……而我经常和美人欢好,一直注意保持内心愉悦,所以反而不容易魔堕,阴阳交合乃是天地至理,人人都该享受这一过程才是。”

“这……荒谬!”瑶姬公主显然难以接受这种解释。

安易却是一脸理所当然,“我听闻,昔日神女在凡间曾经策令山鬼,帮助大禹凿开山石疏通江水,又将淤泥堵塞之处挖开,以顺通江流,怎么到了天上反而就忘记了‘堵不如疏,疏不如导’的道理呢?”

瑶姬公主若有所思,但还是有些不信,并且有着自己的想法,略一沉吟便道:“不知你是否听闻过瑶池圣母真法。”

安易摇摇头,道一声“不知”。

瑶姬公主见状,便耐心为其从头开始讲述起来:“凡女修行者,无不多情善感,以至于气动心摇,精神内乱,王母娘娘怜悯女子修行艰难,便创出女修丹法,有大批人因此得以解脱,可是,也正如你所说,饮食男女,乃是人之大欲,时而有仙娥道心不稳,或贪茫茫之苦海,恋扰扰之红尘,因此跌落凡间,再受苦楚……”

安易凝神细听,明白接下来的应该到了最关键的地方了。

瑶姬公主继续说道:“于是娘娘想出了一个法子,命七衣仙女取姐妹们心中七情六欲酿酒,佐以昆仑之冰,互相勾调,将情味皆融入其中……”

安易讶然一惊:“用七情酿酒?”

瑶姬公主螓首轻点,“是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安易又不禁好奇起来,“七情并非有形之物,如何酿酒?”

“说到底,还是元神寄托之法。”瑶姬公主轻声解释道:“情凝为水,爱做成曲,再用心封窖,静置百年,便成了一坛上好的美酒,芬芳凛冽,举世无双,个中滋味尝过便知。”

他大为震撼,为王母娘娘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但却并不完全认同这种做法,因为这同样是无情道。

相关小说